|
《王屋山短信》尺寸:162x162cm 2010年作
|
|
《天路之父 --青藏公路开拓者慕生忠将军》尺寸:130x130cm 2011年作
|
|
《家园. 24节气--立春飞鸿》尺寸:150x150cm 2014年作
|
|
《家园.24节气---小暑瓜香》尺寸:112x162cm 2014年作 |
|
《家园.24节气--大寒戏冰》尺寸:145x145cm 2014年作 |
|
|
艺术感觉初探
李自刚
|
创作是个系统工程,“感觉”是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,即是通过观察、认识分析产生联想的过程,艺术家借助绘画把抽象的感觉表达出来。画面本身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技巧,透过画面传达的是画面背后的思想理念和艺术追求,画家用巧妙色彩和造型以及生动的形象展现出来。
《现代汉语词典》对“感觉”的描述是:“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,如苹果作用于我们的感官时,通过视觉可以感到它的颜色形态,通过味觉可以感到它的味道。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,是形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。”绘画是视觉艺术,感知的器官是眼睛,“感”是接触观察,“觉”是悟,艺术家正是通过“观看和体会”从纷繁的景物中有所感知,发现独特的审美特征,从内心中酝酿出朦胧的意象,运用画理和画论,展开想象的翅膀,创作出生动感人的作品,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。
一.善用感觉表达独特的心声
观察和联想:艺术家通过使用“观看和联想”这一最简单的心理过程,借助画面释放着能量,把观看者心里积淀多时的情感搅动起来,随着艺术家虚构的世界产生情感上的跌宕起伏。初级阶段的感觉是被动的。如:看到一束色彩缤纷的鲜花,使人联想到美好、青春和娇嫩;看到男人健硕的肌肉,联想到了力量;看到了大海的辽阔,联想到了宽广的胸怀。中级阶段的感觉是对抽象的色彩和图形的精神层面的反应。艺术家长期对生活的观察、积累和思考,能够对平常的事物及抽象的因素产生反应。这种反应是主动的,是和经验阅历分不开的。它由最初的感性上升到理性,经过理性分析又回归到感性。譬如:看到了红色,便联想到了幸福、热血、温暖……看到了黑色,则联想到了黑夜、死亡……看到了金字塔型联想到崇高、神圣……看到圆形会联想到幸福、圆满……看到了古代的遗迹,联系到昔日的辉煌等。喜悦时感觉一片光明,悲痛时感觉一片灰暗。高级阶段的感觉则是一种境界和修为,它是心理的感应层面,是对人生与命运的终极感悟。
用心体会: 在生活中面对某事或某个场景或是某个动态有触动时会被强烈吸引,这说明视觉形象已使大脑产生兴奋,这时要用心去体会感受,对吸引自己的因素进行分析,寻找与众不同的特征。是图形抑或是色彩还是空间等造成了我们的惊叹,用什么样的绘画形式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感受。抓住这些要素,绘画伊始就有了感觉。将感觉用形象强化出来后,传递出来的感觉仅是艺术家自身的体会。面对同一事物,感受往往因人而异。要善于站在不同的角度来观看体会。发现那些细微的、与众不同的地方,独辟蹊径,有所创新。
多角度换位思考,经过多方位多角度的审视,才能获益良多。我们的审美经验通常是由视觉经验为主形成的,通常是站在圈外或圈内正面观看展开的,审美标准也是由视觉经验归纳出来的。但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,比如盲人,他们的审美方式因生理上的原因,与常人不同。视觉的失去反而使他们的听觉、触觉、嗅觉更加灵敏,同样完成了对美的判断。在探寻形而上的过程中,这种感觉过程可能更接近心灵,传达的信息也更为直接。从不同的角度和心态看世界,会有一个全新的体验,也会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觉经验。
二.用绘画捕捉感觉
梳理、归纳、强化感觉。世间美好的感觉都是建立在有序的状态中,绘画也不例外。艺术家要想要创造美,首先要梳理思绪。面对主次不分,兴奋点太多的繁杂景物时,就要对画面进行梳理。哪些是最打动人的因素?使我有感觉?那么这一部分就留住它,强化它,其余的部分弱化处理,把画面用具体的可视形式加以归纳和重组,强化图形突出主要部分。在长时间的创作过程中,画家通常为了深入描绘对象的特征而不断增加其细节,过分的细节添加导致了画面主次不分的后果,反而丢掉了最初想要强调的部分。艺术是精心设计的感动,艺术家要善于把画面因素组建成一种有趣的态势,气韵贯通营造出感觉,有目的的制造悬念、看点,同时运用高超的技巧,才能使作品有冲击力。须知绘画是载体,表达感觉才是目的和追求,能让人们产生联想的过目不忘的绘画才是好的作品。
感觉是特征和概括:生活中看到一个有感觉的风景,沧桑的古树,朦胧的远山,毛绒绒的草地.……使你印象深刻。当你看后回过头来回忆的时候,你只记住他的主要特征,至于树上有多少片树叶,草地由多少棵草,你一概忽略。通过画面的局部形象的夸张,把经过整理强化的审美特征呈现给观众,让观者产生感觉联想,完成力量和美的传递。
偶态的重要性:绘画中人是表现的主体,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出现的状态分三种,即常态、动态和偶态,常态是生活中常见的状态,而动态是区别常态通过整理加工后呈现出的绘画特征,是艺术创作经常采用的造型形式。但真正要表达内心情感,与人心灵产生共鸣,使人能记住的状态是偶态,也是绘画创作深化表现的重要形式,这种状态转眼即逝,是相机捕捉不到的。绘画不像文学,音乐,电影有过程,他是平面艺术,没有过程,所以说设计创意,偶态是重要的表现因素。
去粗取精走向纯粹:纯粹可使艺术感觉更加典型。对画面整体的把握是艺术家修养的体现,也是绘画表现感觉走向高级阶段的标准。“纯”是指高度概括、提炼;“粹则”是精华,艺术品应是由高度提炼概括过的精华组成,经反复提炼后画面更加完整和纯粹。此时的画面必然排列有序、主次分明,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。
酝酿朦胧意象:长期的感觉训练会把艺术家的眼睛变成火眼金睛,每当自然界中有符合审美需求的景物出现时,艺术家就会怦然心动。在创作中艺术家最初的感受十分重要,是客观形象作用的直接反映,通过梳理、概括、融合将原始的感受逐渐具体化。这时,脑海中会出现朦胧的感觉意象。这时的意象是形象思维的画面的雏形,要运用绘画的手段抓住强化它,把握定位,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,使作品视觉强烈、构图严谨,物象之间的合理搭配产生的态势,又使人联想,意味深长。
三.珍视原始感觉的率真
强化感觉训练,经常尝试做原生态感觉的挥洒练习。综上所述,绘画的训练均是把无序变有序,把抽象变具体的过程,久而久之,艺术家便容易被许多条条框框所束缚,就像在长期工作的重压下,渴望得到释放一样。渴望对着旷野呐喊,内心渴望回到儿时的无拘状态……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恢复童年的纯洁和天真,反映到绘画上,可作尝试练习。届时放弃所有的规矩,像儿时一样,用颜色在画布上尽情挥洒,这时的画面可能无形、可能怪异,但流露出的是真情。画面中奔放的笔触、斑斓的色彩、纷乱的画面在形与色互相交织、咬合所撞击出来的交响,正是心灵感受的写照,无意间洒露出来的俱是真挚的感觉。 |